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时间:2021-10-27浏览:411设置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2013628日第四稿)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教育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工商管理教育的主流模式。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并于1991年开始招生。目前,MBA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2年起,我国开始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EMBA)EMBA教育是面向高层管理人员招生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

MBA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MBA学生在入学前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各种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报考MBA。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MBA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能力与素质的培养。MBA培养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保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MBA教育通过各种课程和案例教学、企业实践项目等环节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决策和应变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MBA核心课程包括经济与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以及与企业管理职能相联系的专业课程。MBA教育具有团队学习的特点,强调案例教学与互动教学,学生通过MBA教育不仅可以学到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还可以与同学分享管理的实践经验,增长才干。

近年来,MBA教育在全球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注重培养MBA学生的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强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训练,强调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2)强调培养MBA学生的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管理能力;(3)强调MBA教育贴近企业实践、通过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4)开设综合性的整合课程,为MBA学生提供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训练;(5)强调MBA教育的特色、个性和差异化,以适应多元性的市场环境。

管理教育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密切相关。我国的MBA教育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既有开拓创新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部分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者应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商业道德;具有企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基础知识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者应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掌握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工具,如统计分析和决策分析。

2.专业知识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者应掌握与企业职能管理相联系的专业知识,如会计、财务、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还应掌握与企业综合管理相联系的专业知识,如领导、决策、创业、公司治理、战略、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等。

由于管理人才涉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和岗位,鼓励工商管理硕士(MBA)的专业课程体现行业特色和岗位特色。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应该掌握能胜任某个企业综合管理或职能管理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三、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强调采用案例教学,核心课程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会计、财务、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等课程必须有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

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强调密切联系企业管理实践,学生在学期间至少要完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报告。

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位论文必须结合管理实践。

四、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者应具有在全球视野下把握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分析能力;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管理实践,要求从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中发现问题,提倡问题导向型研究和案例研究。

2.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范要求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半年;论文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或企业诊断报告,也可以是企业管理案例及分析等。

3,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和文字表达的能力,要求内容充实,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论可靠,写作规范。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条理清楚,文字通顺。

六、对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要求

EMBA教育是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的MBA教育。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基本要求适用于EMBA

由于培养对象的特殊性,EMBA在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求方面强调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掌握系统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国际政治、经济、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全球经营的战略思维和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在知识学习方面,强调面向国际竞争环境的知识整合运用与决策导向。EMBA学位论文形式一般为综合研究报告,提倡研究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全局性问题。


第三部分 编写成员


王方华(上海交通大学)

王重鸣(浙江大学)

仝允桓(清华大学)  

李维安(东北财经大学)  

吴世农(厦门大学)  

张宗益(西南财经大学)  

陈晓红(中南大学)  

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






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



一、师资

教师是MBA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要求做到:

1.MBA的任课教师中,具有教授及副教授职称、或有博士学位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或任现职五年以上的讲师的比例不应小于80%

2.教师授课之前必须将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大纲(教学日志)发给学生并交有关管理部门存档备案。

3.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后,在课程考试前,要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教学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评估表和确定评估方法。评估表格要保存,以便抽查。评估结果应作为审定教师上岗资质的依据之一。

4.为了加强院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各院校MBA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或委托举办的相关的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

5.在核心课程的授课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必须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或作相关的专题报告。


二、教学

教学环节是MBA质量保证的基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以下10门核心课程中至少要开设8:

(1)管理经济学(或经济学)

(2)组织行为学

(3)数据、模型与决策

(4)会计学

(5)财务管理

(6)市场营销

(7)运营管理

(8)人力资源管理

(9)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10)战略管理

2.MBA学生至少要修满45个标准学分,其中大部分学分应通过考试取得,专业课(不含政治、英语)学习应不少于600学时。必须完成国务院学位条例规定的申请硕士学位要求的全部教学环节。

3.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其它选修课至少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

4,课程设置、教育环节或课程内容中应包含有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教育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明确要求。

5,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必须严格记录,凡每门课程缺课累计在1/3以上的学生必须重修该门课程。

6.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每位学生至少要完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报告。

三、管理

为保证MBA培养的秩序和质量,各学校必须做到:

1.具有统一的MBA培养机构和集中管理体制,MBA的招生和教学必须统一管理,不允许一个学校内有多个教学机构同时招收和培养MBA

2.具有一套完整的MBA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至少要有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3.所开设各门课程都必须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比较系统的教学管理文件。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

(1994年制定,2005517日修订,

2009518日第二次修订)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MBA教育中心:0579-82298307 | 招生办: 0579-82298307
本站(mba.zjnu.edu.cn)为浙江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唯一官方网站,其他网站的任何承诺本中心不予负责。
CopyRight 2016 © 浙江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版权所有 | 后台管理